type
status
date
slug
summary
tags
category
icon
password
说来这篇博客也是酝酿许久了,只是到了最近一段时间,不觉间意识到了一些东西,此后时不时会在空闲时间突发奇想地反思一些先入为主的观念,每当成功觉察到一种先入之见的不合理时,都能获得极大的满足。在取得多次成功之后,我决定把它们记录下来。
假如上帝为我注入了过往的先入之见以供我适存于社会,那问题在于此后对于过往认识的反思应当是属于我的还是依然是上帝更高层的控制?假如这种反思带来的新知依然是被上帝布置好的,那么实际上已经完全没有属于我的认知的可能性存在了,如若没有我自己的认知,又何以说明我认识到了上帝,何以证明上帝的初始存在?所以一定是存在一部分属于我自己的认识的,既然如此,这类认识也一定是可以被自我意识到,而非由上帝默默运行的,所以这类反思及新知一定是属于我的而且于我而言是可知的。这也意味着,是可以通过个人认识重新认识以往的先入为主的认知,反思并针对性地矫正或塑造新的认知的,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与上帝是同在的。
除了过去认识基础外,主要受到来自「第一哲学沉思录」和「人类行为生态学导论」的启示,虽然前者是我好些年前高中时期读过的,后者只是读了第一章,后者启示到我已经受到太多先入之见的束缚,前者让我认识到改变这种认知束缚的可能。当然,这类想法的产生也源于过去对一些历史性的价值观的形成和演变的认识,意识到太多价值观有时并不是那么“价值”,这给了我反思此类先入之见的底气,说到此兴许还有「人类简史」的功劳。
原本只是自然而然地意识到一些固有观念对我思想上的拘束,我试着理解,试着建立新的观念但一时又难以转轨,我在冥想时添入这些新观念,以加强对这些观念的信念,我意识到这是有效的。
展开说太啰嗦,简短讲又有失偏颇,姑且就这样吧。
关于一些先入之见的反思:
忠诚
家乡
容貌(人及类似于人的动物,如猫、熊猫。恐怖谷?)
回忆总是美好(普希金的「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欺骗了太多人…)
感恩
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
性羞耻(处女情结、情欲)
善恶因果
性别避嫌与乱伦
妓女
善良/性善论
谦虚的单纯
贪婪(横跨在阶级之间的人性之恶的表现与道德谴责,但许多藏在人性中的恶,而事实更多地反映在底层贫困人群中,本是受客观现实所迫的“劣性”却被冠以“劣根性”以否认存在合法性,反倒是那些脱离了艰难处境的高级群体披着道德的纯洁外衣受人景仰
小农思想
(这段时间也时不时地会蹦出对某些个观念的反思,简单思索之后常常忘了再添到这里来,就姑且在这里凑这么些写在这吧,也的确觉得想要克服这些成见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尤其是那些初次接触的朋友…)
我一直尝试保持观念上的开放与包容,而许多以“开放”自诩的人只是抵制普遍的旧文化,拥抱新兴的新文化,这样的“开放”是虚有其名的,而所谓的“开放”与“保守”的两大群体又总是争执不断、难免一战,实际上二者都是保守的。我一直尝试挣脱先入之见的桎梏,也极力避免时尚潮流的高傲。见识到太多历史上人们价值观或是潜移默化的、或是大厦将倾的转变,我一再怀疑自己所秉持的观念究竟有多大程度的合理性。
然却多次与朋友有过观念对撞时的剑拔弩张,我意识到这是愚蠢的,而后不再希冀于挑动那些绷紧的固有观念,只得明哲保身地作为旁观者,只希望自己能在反思中从各类固有观念中保持理性的认识。
对于文中提及的这些先入之见如何评判不再赘述,不对试图改变任何人的惯有观念抱以任何期望,就备忘于此供我日后查看罢。
前文中对获取到这些认识的由来已经有所叙述,为感兴趣的朋友提供鄙见
8.1
好像提及的很多观念多与道德相关,想到弗洛伊德所讲自我、本我与超我之间的对抗产生的神经性焦虑和道德性焦虑,也可以解释一些观念的由来以及给人造成的道德焦虑。
“罪恶感是理想主义者为约束本能而付出的代价”
8.6
这一段按结构来说应该加到前边的,但还是按时间顺序规范一点吧,想要说明的是,之所以没有把列举的那些观念加以剖析,除了懒得写以外,最主要是不想与人无谓地争吵,线下即是如此,线上也就不做过多辩解了
9.2
- 作者:Alan
- 链接:https://alanyunghowe.eu.org/article/7c18791a-e133-43a2-b04a-43eb4221af04
- 声明:本文采用 CC BY-NC-SA 4.0 许可协议,转载请注明出处。